这个措施能让房价真正降下来 上海已经开始做了
本篇文章3178字,读完约8分钟
事实上,什么样的“制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普通人(603883,诊所股票)满意,让每个人都感到“收获”。
最近有很多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消息。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6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住宅销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楼市出现了双拐点:一、二线城市房价得到全面控制,一线城市平均涨幅首次回落;此外,新兴城市仍集中在三、四线城市。
7月17日,广州市发布的《加快广州市房屋租赁市场发展工作方案》中提到,应给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的子女就近上学和享受其他公共服务的权利,并保障其租房和购房的权利。
在高房价和焦虑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的微小变化会激起人们的敏感神经。
近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会同上海市物价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加强商品住宅和地下车库销售监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要求出售新房和停车位,并实行“一价清”制度。新政将从7月21日起立即实施。
突出强调了以下几点:
1.开发商出售房屋、停车位等附属设施时,应严格按照备案价格出售,不得收取其他任何价格或费用,如电子商务费、团购费、茶费等;
2.买方不得通过捆绑、捆绑或附加条件接受货物或服务的价格。
3.房价和停车位价格都需要向政府备案。如果定价不合理,政府部门可以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重新申请备案。如果备案后需要调整价格,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同意。
4.商品房、停车位及其他附属设施的销售采用“价格承诺制”,价格应当明码标价(包括价格和价格有效期),价格承诺书应当在销售现场公示。
5.一经查实,违反规定的开发商将暂停网上签约资格,情节严重的,将降低直至取消房地产开发企业资格,并列入本市严重失信企业名单。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据知情人士透露,上海正式宣布“一价结算”,这是为了进一步堵塞漏洞,加强监管。它不仅没有给开发商留下任何道路,也没有给政府本身留下任何道路。
众所周知,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最近一直在收紧。在媒体上,我们看到了一线城市和一些强势二线城市房价下跌的消息。但对于这些消息,许多买家并不相信,认为这是假的。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开发商降低了价格。例如,2016年10月出售的一处房产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2万元。现在,2017年7月,开发商宣布仍将以2万元的价格出售二期项目。房价似乎没有上涨。但是,开发商说二期房子是装修的,你买房子的时候需要另外支付装修费,每平方米7000元。但实际上,装修成本仅为每平方米2500元,每平方米额外的4500元就是隐含的涨价。
也有开发商捆绑停车位,每一个都需要你60万和100万,这实际上是变相涨价。或者通过中间人,向你索要每栋房子几十万或几百万的茶费。
对于开发商来说,很多地方的主管部门都很清楚这个游戏。但他们很乐观,因为这不会影响开发商的销售热情,而且购房者可以及时购买新房,这将给地方政府带来巨额税收。
但问题是房价并没有真正得到控制,而是在秘密上涨。这样玩只会使地方政府对老百姓失去信心,并产生一系列的腐败现象。
说实话,在2017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中,北京和上海确实发挥了先锋作用,两个城市都出台了调控房价的实际措施。例如,北京对学位房和商业地产的打击力度非常大。限价令后,上海率先恢复了新房销售中的抽签,公证处见证了这一点。虽然“一价结算”的引入不是第一次(重庆、Xi等地以前也有类似措施),但仍可称为“Strength/きだよ 0”。
敢于推出“一价到底”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真正控制房价的试金石。因为“一价结算”不仅为开发商打开了后门,也为地方政府在调控中“秘密放水”打开了后门。
重庆在2007年前后提出了最早的“一口价”概念。
那时,我卖掉了我的房子,以显示我的价格很低。例如,房价是每平方米3000元,但当你交房时,你将被收取水、电、煤气安装费、一户一表安装费、闭路电视安装费、产权处理费和其他相关手续费。
过去,"一口价结算"是指所有这些费用都应包含在房价中,在房屋交付时不收取房屋基础设施建设费。
为什么以前那样分开收费?那是因为它曾经是买方市场。为了吸引顾客购买,开发商在购买后慢慢收取其他费用。
今天的“一口价结算”不再一样了,因为这是一个卖方市场,开发商根本不担心卖不出去,而是担心价格受到限制,那么他们怎么能从其他地方找到更多呢?
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一措施的出台表明,上海并不满足于“创纪录的降价”,但实际房价并没有降低。我们感觉不到房价的下跌,因为我们都知道虽然申报价已经降低了,但实际上,开发商已经用其他的手段赚回了房价。这种名义上的房价下跌显然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上海此举是为了压低房价,并真正压低房价。
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喜认为,停车位是捆绑销售的,而茶费是近期楼市的一个奇怪趋势,这也引起了买家的不满。该通知直接钻了空子,加强了对销售环节的管理,使销售环节更加透明。两天前,当市场开放,价格都被清除,几乎没有空的房间,房地产企业作弊。另一方面,它对买家有很大的好处,可以保护买家的利益。“住房企业过去常常捆绑停车位,收取茶费,以便从房价的损失中弥补一定的利润,但现在空.没有这样做了如果支付压力很大,只能低价出售。”。
那么,在越来越严格的政策之后,房价会怎么样呢?
“一口价”将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
新政内容发布的背后,反映了当前上海房地产市场的种种现象。自2017年初以来,上海楼市调控不断收紧,房企定价申请受到多方限制。
目前,大多数开发商很难选择价格上限。如果价格太高,他们就不能获得预售许可证,如果价格太低,他们就不能达到销售预期。一些资金有保障的开发商干脆选择稳坐钓鱼台,处于观望状态,没有获得预售许可证。
这种情况导致了上海新建住房市场的供不应求,购房者面临着“无房可买”的局面。
因此,一个项目一旦进入市场,就会吸引热情的关注。一些以低价进入市场的项目已经成为买家的“热点”。为了弥补与原来预期的价格差距,提高利润率,开发企业采取了各种变相涨价的方式,如收取“过高的茶费”、捆绑停车位、单独签订装修合同等。
这种行为对调控产生了负面影响,很容易形成房价没有真正得到控制,反而在暗中上涨的现象。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上海市住房和建设委员会出台的新政策意在打击这种现象,进一步堵塞漏洞,加强调控,使销售环节更加透明,减少开发企业的空期黑箱操作,保护购房者的利益。
事实上,与上海的情况类似,自去年9月份以来,特别是最近,据媒体报道,郑州楼市调控不断收紧,国家统计局的销售数据和市场反应都呈现出降温和稳定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也出现了一些变相涨价和违规行为。
作为一线城市调控政策的“跟随者”,在这样一个类似的市场环境下,像郑州这样的城市会不会步上海的后尘,采取“一价到底”的调控措施?我们不知道。不过,我们一直期望政府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能够加强对销售的监管,降低“茶水贵”的价格,约束停车位,并分别签订装修合约,使监管政策得以真正落实,使房地产交易市场更加透明。
从去年开始,国家就提出了"房子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投机",并计划建立一个"长期机制"。在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7届年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表示,房地产市场已进入新常态,主要表现为增长——效率提高,下降——速度下降。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在人口大量流入的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新的住房结构将在未来经历一个重大转折,“公有制”主导住房市场的局面肯定会出现。因此,可以说,住房正在回归公有制。当然,“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公有制为主体”,市场导向的模式仍然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平行性。在大多数住房过剩的中小城市,基本上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在住房供大于求的大中城市,公有制将发挥主导作用。
事实上,什么样的“系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民满意,让每个人都感到“收获”。
标题:这个措施能让房价真正降下来 上海已经开始做了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0961.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