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客观看待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降
本篇文章2141字,读完约5分钟
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在回顾货币政策运行和金融市场运行的同时,重点关注了近年来国内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逐步下降的现象,指出“这种下降并不意味着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报告还指出,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因此简单比较不同时点的超额准备金率是不合适的。
近10年来,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呈下降趋势,目前约为1.5%。根据报告分析,这主要是由于支付系统的现代化、金融市场发展带来的融资便利以及银行流动性管理能力的提高等市场因素;同时,央行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操作框架,为银行管理流动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据相关市场人士介绍,央行以专栏形式对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的讨论,体现了管理层加强市场预期导向的政策意图,即希望市场全面、客观地看待超额准备金率的下降,不要单方面将这一下降解读为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和政策取向的变化,继续向市场传递“稳定”政策的基调。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降
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超额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的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金,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配置或作为资产使用的准备金。金融机构持有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与一般存款的比率称为超额存款准备金率。
超额存款准备金是基础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机构最具流动性的资产。其数额和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状况,对金融机构也非常重要。
关于超额存款准备金的重要性,报告在其专栏中进行了详细分析,即“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要求下,随着存款的增加,银行需要将更多的流动性(超额准备金)转入法定准备金。”如果流动性不足,就不能再进行资产扩张;从个人角度看,银行既需要银行间的资金流动、支付和清算,也需要保持必要的流动性。如果货币市场存在诸多干扰因素,支付技术发展不足,银行的预防性流动性需求将会更高。”
报告还指出,自2017年以来,基础货币总量略有下降,这主要与超额存款准备金总量有所下降有关。要观察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状况,我们不仅要看超额准备金的绝对水平,还要看超额准备金率。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1年,超额准备金率超过7%,之后呈下降趋势。从2003年到2008年,平均超额准备金率约为3.5%,然后进一步下降。目前,超额准备金率约为1.5%。
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降
这并不意味着流动性正在收紧
超额存款准备金作为银行支付清算、头寸配置或资产使用的准备金,一直被视为衡量银行体系是否富裕的重要指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降会不会导致市场担心银行体系资金短缺?
对此,报告强调,随着现代支付体系的不断发展,货币流通和资本清算速度加快,商业银行资本整合更加便捷,流动性管理更加科学有效,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逐渐减少,导致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这是金融市场发展的总趋势。“这种下降并不意味着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已经收紧,货币政策取向已经改变。”
根据报告分析,超额准备金率的下降趋势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支付系统的现代化大大缩短了资金结算的占用时间,基本消除了资金在途的摩擦,降低了将其他资产转换为超额准备金的资金转移时间成本和交易成本;第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商业银行有了更便捷的融资渠道,当他们需要资金时,可以随时从市场上整合资金,从而减少预防性需求;三是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和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减少不确定性的影响。
“显然,管理层希望通过解释超额准备金率的内涵和变化来释放政策信号,避免对市场信息的误解,稳定市场预期。”中信证券研究团队相关分析师表示。
机构股息降低了对超额存款准备金的需求
近年来,央行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发放机构红利,这也大大降低了银行体系对超额存款准备金的需求。例如,采用双平均法评估存款准备金时,商业银行在评估期内将有更大的灵活性来操纵流动性,长期贷款工具和自动质押融资工具将使商业银行在短期流动性不足时,能够以合格资产作为抵押品从央行获得流动性支持,而公开市场操作频率将从每周两次增加到每日操作。 从而从制度上确保央行能够及时应对各种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及时发布政策信号引导和稳定。
此前,为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平均评估方法,增强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平稳货币市场波动,央行决定从2016年7月15日起,将人民币存款准备金评估基数从评估期末一般存款时数调整为评估期末一般存款日余额的算术平均值。同时,支付存款准备金的境外人民币业务参与行每季度将人民币存款存入境内代理行,存款基数也调整为上季度境外参与行人民币存款期末余额的算术平均值。“应该说,存款评估的进一步完善,客观上‘缓解’了银行对超额存款准备金的需求。”平安证券相关分析师告诉记者。
此外,过去两年,央行通过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和增加公开市场操作的频率,及时应对市场流动性冲击,有效保持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稳定。
市场参与者预计,从目前情况来看,m2增速稳中有降,超额准备金率呈下降趋势,不会对市场造成明显的流动性压力。相关数据显示,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对稳定,管理层将继续坚持“不紧不松”的货币政策,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稳定市场预期,继续发挥各种工具组合的作用,维护市场资金的稳定。
标题:全面客观看待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降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159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