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明晰政策助对外投资稳健发展
本篇文章1538字,读完约4分钟
《关于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将境外投资分为鼓励、限制和禁止三类,并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在外商投资领域建立“鼓励发展+负面清单”的管理体制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可以保证企业正常的对外投资,而且可以使投资更加规范,使外商投资的增长更加优质。
在国家多部门共同努力加强真实性审计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变得更加理性。最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外交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采用“鼓励发展+负面清单”的模式,外资将纳入分类管理。
业内人士认为,新的管理办法采用了分类管理的方法,这将为企业海外投资创造一个更清晰、更透明的政策环境,也将引导外资健康稳定发展。但是,该政策的实施还有待相关部门的加强和协调,并将出台实施细则。
外资分类管理
记者仔细阅读了《指导意见》,发现政府部门将海外投资分为鼓励、限制和禁止三类,并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措施。其中,鼓励的海外投资包括六大类,涉及基础设施、生产能力和设备、高科技和先进制造业、能源、农业和服务业;限制性措施主要集中在出现非理性投资倾向的五个领域:房地产、酒店、电影院、娱乐和体育俱乐部。禁止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损害或可能损害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五类境外投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在解释《指导意见》时表示,鼓励措施的目的是进一步支持国内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限制性措施是加强政府政策引导,促使企业谨慎参与;禁止措施旨在为企业“走出去”划定“红线”,并设立“禁区”,以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
《指导意见》在外商投资中引入了一些外资管理理念,有利于引导企业提高外商投资质量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周觅在接受《国际商报》采访时表示,《指导意见》的具体管理办法还有待相关部门出台,但从总体思路来看,企业海外投资分类管理的要求更加清晰透明,导向作用更强。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外资管理模式已经从过去的宽松转向加强真实性审计。《指导意见》的发布,意味着管理模式将向“鼓励发展+负面清单”的模式过渡,这种模式将逐步固定下来,成为外商投资管理的正常机制。
外国投资将更加健康和稳定
不合理的外资受到了各界的批评。上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在海外投资中,一些企业缺乏系统规划和科学论证,盲目决策,后续经营困难,造成重大损失;一些企业关注房地产等非实体经济,导致跨境资金外流大幅增加,影响中国金融安全;一些企业忽视投资目的国的环保、能源消耗和安全标准和要求,导致矛盾和纠纷,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也损害中国的对外形象。
去年下半年以来,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外商投资真实性的核查,逐步将外商投资引入理性轨道。与此同时,外国投资的增长率也急剧下降。《指导意见》的颁布将给外商投资带来什么新的影响?《指导意见》的出台不会进一步降低外商投资的增长速度,但会形成更加稳定的发展环境和预期周觅说,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走出去”、利用国际国内市场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快,国家鼓励的投资领域更加广阔。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中国海外投资增速大幅下滑,与去年非理性投资形成的高基数有关。目前,这种下降趋势已经缩小,新的管理模式将使企业海外投资的增长率更加健康稳定。
分析人士认为,通过真实性审计对非理性投资进行管理是一种临时性措施,不仅影响正常的对外投资,还会影响管理效率。此外,它缺乏透明的标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长远来看,应建立一套包括“鼓励发展+负面清单”模式分类管理在内的完整管理体系,这样既能保证企业正常的对外投资,又能使投资更加规范,使对外投资的增长更加优质。
标题:以明晰政策助对外投资稳健发展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1833.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下一篇:中国提振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