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少了“吆喝”多了“扫码”

少了“吆喝”多了“扫码”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9-20 15:05:41阅读:

本篇文章800字,读完约2分钟

根据新华社的“扫描码”,我们了解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温室实现了环境指标的智能控制。在第16届长春农业博览会上,智能农业的影子从农产品生产到销售无处不在。

少了“吆喝”多了“扫码”

走进“名特”农产品展厅,除了农产品,企业展台上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东西——二维码。与过去相比,今年的展览馆安静多了。大声做广告的参展商越来越少,浏览代码和咨询的参观者越来越多。

少了“吆喝”多了“扫码”

在吉林一家蜂蜜生产企业的展台前,许多参观者看着手机,咨询陈列柜上的产品。游客王欣然说,通过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看到关于蜂蜜的产地、收集和包装的视频和图片,观看直观,购买安全。

少了“吆喝”多了“扫码”

企业员工说产品有多好。游客最好亲自查看,扫描二维码,这样可以了解产品的详细信息,了解具体的生产流程。游客也可以通过扫描代码直接从网上订购。

少了“吆喝”多了“扫码”

该企业负责人鲍帅(音译)在一个出售有机蔬菜的摊位前表示,该农场的20多个大棚都配备了摄像机,以记录蔬菜种植和收获的全过程,并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了一个开放式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少了“吆喝”多了“扫码”

“每盒蔬菜都有一个二维码,这是一个专有的‘身份证’。游客只需用手机扫描代码,就能看到从生产到分销的整个过程。”鲍帅表示,这将使游客对产品有更直观、真实的了解,也保证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目前,通过互联网订购农场蔬菜的用户数量正在增加。

少了“吆喝”多了“扫码”

记者在农业博览会上还看到,温室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环境指标的智能调控,从而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智能农业利用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利用光伏发电进行温室取暖和供电,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而且广泛渗透到农产品流通、服务和监管的各个方面。

少了“吆喝”多了“扫码”

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农业设备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智能农业正逐渐逼近,并正在成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悄然进入生活。

少了“吆喝”多了“扫码”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茂华表示,智能农业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应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赢得新的未来。

标题:少了“吆喝”多了“扫码”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185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