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特色小镇需要创新性思维
本篇文章2562字,读完约6分钟
发展特色城镇不仅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话题。目前,北京、浙江等地对特色城镇建设的探索,催生了城市化发展的新亮点。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要用创新思维发展特色城镇,形成建设特色产业、实现生产与城市一体化、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新模式。
■梁恒伟
发展特色城镇不仅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话题。目前,北京、浙江等地对特色城镇建设的探索,催生了城市化发展的新亮点。与此同时,许多其他地方已经提出或加快了特色城镇的培育。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要用创新思维发展特色城镇,形成建设特色产业、实现生产与城市一体化、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新模式。
创新发展和强化特色是内涵
特色镇是以一定的特色产业为基础,由专业机构和人员聚集而成的具有特色和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城镇。确切地说,特色城镇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镇”,也不是行政意义上的划分,更不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区域”,更不是产业或功能的简单叠加。特色城镇是以一定的产业为基础,形成特色产业体系,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效应,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和新载体。事实上,特色城镇是打破传统行政区划概念的特色产业集群,其内涵主要是创新发展和强化特色。
在创新与发展方面,特色城镇建设应把握新城市化中的“新”概念。一是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将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与特色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二是统筹协调,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城乡一体化。将特色城镇建设与美丽新农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移集聚、城乡协调发展相结合。第三是生态。发展特色城镇还应注重基础设施和宜居生态工程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第四,以人为本,建设以人为本的特色城镇,实现城乡居民共享特色城镇成果。
在强化特色方面,特色城镇建设应突出“特色”二字,强调城镇特色的塑造,避免在每个城镇建设中出现“一百个城镇”。“特殊”一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特征。在特色城镇建设中,应从本地资源优势、发展优势和产业基础等方面明确城镇的发展方向,加强城镇之间的产业联系和互动。第二,文化特征。如果说工业是特色城镇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就是特色城镇的软实力。有必要将该镇当地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历史和文化结合起来,形成该镇具有代表性的核心文化,并将其融入该镇未来的发展中。
国内外特色城镇的实践经验
以浙江省为代表的中国特色城镇建设,以美国和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特色城镇建设,都非常重视通过产业引导实现特色城镇的发展。特色城镇产业分布广泛,包括高科技产业、金融、农业、旅游、工业等。对于有意发展特色城镇的地区来说,这些国内外实践的最大启示就是如何利用不同城镇的不同产业特征来发展特色城镇。特色是特色城镇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在特色城镇建设中,必须识别和突出特色。
建设特色城镇有利于实现“产城结合”。生产与城市一体化是指工业与城市的一体化和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工业空空间,发展工业经济;以工业为保障,推动城市更新,提高服务匹配,实现工业、城市、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浙江省特色城镇的发展重点是支持浙江未来发展的产业,如信息经济、环保、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并兼顾具有浓郁浙江特色的经典产业,如茶叶、青瓷、根雕、石雕、木雕、丝绸等。浙江推进的特色城镇是“生产第一、以城为本、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核心”,培育“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的整合功能。由此可见,文化是特色城镇的“核心”,文化基因应植入产业发展、旅游服务、社区生活和城市建设的全过程。
发展特色城镇是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途径之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特征的城市经济和以小农生产为特征的农村经济并存。特色城镇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提供了机遇。国内外大部分“特色城镇”都集成了“中创空房”、研发中心、人才公寓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生产、生活和生态融为一体。德国的赫尔佐格·赫尔佐克以其体育用品业而闻名。中心城市的历史内涵、手工业发展的传统、就业市场的吸引力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使这个城镇拥有高质量的生活。阿迪达斯、彪马和舍弗勒这三家全球企业的总部都位于该镇,为当地经济带来了16,700个就业岗位,并解决了该镇的就业问题。
加快特色城镇建设的战略建议
特色产业是特色城镇的核心要素,因此特色产业的培育非常重要。特色城镇建设应充分发挥产业链思维,构建支持城镇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链配套产业建设,形成产业集群。
在特色城镇发展过程中,要促进生产与城市的融合,必须牢牢把握“生产、城市、人、文化”四要素,努力实现工业、城市、人、文化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培育特色城镇,必须加快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特色城镇要调整农业结构;消除城乡在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税收、金融和金融等方面的不公平,实现政策统一和制度公平;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构建科学的城镇化体系,需要着力建设现代新城体系,使特色城镇成为城镇体系的关键节点。一是依托建设特色城镇和完善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交通干线,推进空.城镇布局中的点进线、线进网、集聚发展第二,特色镇应建立与中心城市的良性互动机制,包括产业链与服务体系的联系,同时,拓展市场,利用与大城市的邻近性,加大特色产品的宣传力度,扩大特色镇特色产品的推广和销售范围。第三,特色城镇应发挥“带动一片”的作用,明确特色城镇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强调特色城镇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能将特色城镇发展成为区域孤岛。
在建设特色城镇的过程中,要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理念。首先,特色城镇建设应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以项目运作模式实现。实现资本、技术、物资、人才、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小城镇之间和城镇之间的自由流动。二是特色城镇建设要坚持企业主导地位,打造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主导作用,带动配套工业企业发展。第三,政府应发挥“引导”或“服务”的作用。在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就业政策、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方面。,政府应该起到引导和服务的作用。
(作者:湖南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标题:培育特色小镇需要创新性思维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270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