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书文:加入国有资本投资不是"国进民退"的表现
本篇文章703字,读完约2分钟
《经济日报》高级记者崔是《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嘉宾,该节目主持人第345次访谈节目《直面经济热点》,谈论“创业热情中的冷思考”。中国经济网记者张相成/照片
中新网9月18日电(记者杨淼)近日,经济日报资深记者崔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主办的第345期“直面经济热点”访谈节目中表示,如果说国有资本发起的投资是“民族进与退由人民”的体现,那就不用担心所谓的“民族进与退由人民”了,这是一个悖论。
长江大学副校长郑军曾提出创建“创新资本”的构想。他建议由中国各级政府的国有资本投资平台发起,根据不同行业、行业或类别有选择地吸收中央企业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以产权为纽带整合创新资本,按照市场导向投资创新创业,如引进创新人才、发明或引进先进技术、转化创新成果、孵化创新企业等。然而,有人认为,如果国有资本发起的投资是“国进民退”的表现,那就与创新精神背道而驰。
对此,崔表示,政府的创投在全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情况,而政府的创投只是整个创投中的一支力量,起着引导作用。
他认为,政府投资基金的功能是作为种子基金,只起到引导作用,项目到期后将退出。
崔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为典型代表。他介绍说,该所已经成立了西科天使投资基金,支持创业团队在自己的平台上创业。该研究所坚持持有股份而不持有股份,但由创业团队和相关研究人员控制。然而,该平台将给予创业团队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平台支持。当创业团队项目成熟时,研究所将借机退出。这一模式使Xi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价值在5年内从最初的700万英镑增加了30多倍,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因此,说,崔不担心这种资本投资会带来所谓的“民族进步和民间退却”。这个悖论基本上不存在。
标题:崔书文:加入国有资本投资不是"国进民退"的表现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304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