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密集落地 装配式建筑开启万亿级市场空间(二)
本篇文章1568字,读完约4分钟
与国外差距明显,预制建筑发展巨大
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预制建筑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对成熟和完善的阶段。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瑞典和丹麦是最典型的国家:日本是第一个工厂化大规模生产住宅的国家,美国注重住宅的舒适性、多样性和个性化,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推广工业化建筑的国家。
图表1:国外预制建筑的应用
资料来源:未来工业研究所
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预制建筑市场约为1600亿美元,其中欧洲和美国是主要市场,共占46.1%。虽然我国预制建筑起步较晚,仅发展了十几年,但自2013年以来,在政策的推动下,该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中国预制建筑市场规模超过400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3.92%
图表2:2011-2016年全球装配式建筑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未来工业研究所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建筑产业化和住宅产业化已经成为行业标准。例如,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大力发展预制建筑,并提供经济适用房。目前,钢结构住宅占80%以上;自1976年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化住宅建设和安全法》以来,住宅建筑市场中住宅用零部件的标准化和系列化几乎达到了100%。结合国外经验和预制建筑的比较优势,我们认为现阶段在国家层面推广预制建筑有三个逻辑基础:政策、行业和企业:
从政策角度看,预制建筑的实施符合环境保护、有限生产和供应方结构改革的政策需要。与传统建筑相比,预制建筑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和利用率,水资源、能源、时间、建筑材料和土地的能源消耗率可分别降低80%、70%、70%、20%和20%,可大大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2017年是空气污染评估年。加快预制建筑的普及率将有助于实现环境评估目标。此外,随着传统混凝土建筑的逐步替代,预制建筑也有利于实现水泥和建筑材料等行业的产能削减目标。
从产业层面来看,人口红利的弱化加速了传统建筑业向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就业人口增长率的下降,供需失衡促使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传统建筑因人口红利而产生的成本优势趋于弱化。与使用大量人工施工方法的现浇建筑相比,采用精细分工大大提高了预制建筑的生产效率,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将发挥大大减少人工使用的优势。
图3:预制建筑的成本优势分析
资料来源:未来工业研究所
从企业层面来看,预制建筑可以改善企业的微观财务指标,提高运营效率。由于预制建筑建设周期短(只有传统建设周期的1/3),企业资金周转快,可以大大缓解资金成本压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比国际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的建筑企业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方向上仍有很大的提高空.
图表4:中国建筑业(601668)的运营效率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未来工业研究所
预制建筑是一个容量为5万亿的建筑市场
目前,我国的预制建筑仅占新建建筑面积的3%左右。大约10年后,预制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0% 空房的目标增量。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政策层面上的不断推进,预制建筑在中国的普及率也在加快。
根据预期产业研究所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预制房屋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规划深度分析报告》,根据《预制房屋“十三五”行动计划》的要求,2020年新建建筑面积中预制房屋的比例将达到15%以上,预计2020年预制房屋面积将超过8亿平方米,按每平方米2500元计算,市场规模将超过20亿元
此外,根据政策的总体要求,未来十年内,预制建筑将占新建建筑面积的30%,对新房地产需求较大的地区也是推广预制建筑力度较大的地区。预计新建住宅面积将以10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增长3%。根据现有预制建筑的平均价格,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7万亿元。
图表5:未来10年中国预制建筑市场容量(单位:1亿平方米,%,1万平方米,人民币,元)
资料来源:未来工业研究所
标题:产业政策密集落地 装配式建筑开启万亿级市场空间(二)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321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