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治理PK经济效益 煤窑变电窑 菏泽尝到甜头
本篇文章2574字,读完约6分钟
◆经济导报记者王伟菏泽报道
今年4月起,山东瑞丰搪瓷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丰搪瓷”)开始实施“煤电结合”。菏泽作为山东省京津冀七大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之一,应在10月底前完成辖区内小型燃煤锅炉的“归零”,瑞丰搪瓷正处于转型过程中。
当时认为设备更换会导致停产,国外订单不能按时交货,所以不得不赔偿对方违约金。“煤改电”后,成本会增加...随之而来的压力曾让该公司副总经理曾常青感到困惑。然而,电窑取代燃煤窑才三个月,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虽然‘煤改电’后成本增加了,但你可以看到质量明显提高了。”20日,在菏泽市郓城县瑞丰搪瓷生产车间,曾常青拿着两个同样风格的红色搪瓷罐,与《经济导报》记者进行了比较。
两者的质量差距一目了然,电窑的外观明显比燃煤窑更亮更有光泽,手感更细腻。
“过去,在烧煤的窑中燃烧时,煤灰颗粒经常附着在产品的表面,这容易产生缺陷。“煤电”后产品一级品率大幅提高。结果,我们一下子以严格的标准打开了欧洲市场,现在下了订单。(明年)春节。”当他说这话时,曾常青的眼睛闪闪发光,这样的市场收益是意料之外的。
近日,《经济导报》记者从菏泽的多次调查中了解到,通过提升质量、降低成本、转型升级,环保治理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已经成为许多企业的双赢局面。
瑞丰搪瓷:
销售量没有减少,而是增加了
瑞丰搪瓷是运城市生产搪瓷制品的传统老企业,年产值约3亿元。其产品主要出口东南亚、中南美洲、中东、南非等地。该企业以前有7个烧煤窑,每年消耗1.9万吨煤。
“那时候,工厂晴天有灰尘,雨天有黑水。现在,生产环境大大改善,电炉无尘,保温性好,车间温度低,提高了员工的生产舒适度,能源充足。”曾常青说:
今年7月底,瑞丰搪瓷厂投资500多万元的两座电炉正式投产。“电窑的温度是恒定的,不像煤窑那样,燃烧时是热的,停止时是冷的。一冷一热影响产品质量。现在热度稳定,产品质量提高了2个百分点。”在生产车间,曾常青解释并要求《经济导报》记者在工作时触摸电窑的外墙,感受它的恒温。
曾常青感觉到的另一个变化是,在煤窑时代,外国客户来看样品时,总会或多或少地提出一些“建议”。自从电窑更换后,客户很少提出质量意见。
“换电后成本增加了10%,但是销售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所以我们被订单压得喘不过气来。欧洲市场是中高端市场,价格比其他市场高15%。”曾常青说:
这让瑞丰搪瓷尝到了向中高端市场转型的甜头。曾常青表示,东南亚等其他海外市场的价格未来将相应上涨,他们将再建四座电窑来增加产量,以应对订单的突然增加。
企业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
菏泽市定陶区马集镇号称“粉丝之乡”,产量占全国的1/3,粉丝生产企业刚刚经历了一场“煤变电”的游戏。
"从今年3月到5月,这是一场拔河比赛."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向《经济导报》记者讲述了推广“煤电”的“悲哀”。
她所说的“悲伤”,并不是“日以继夜、夜以继夜、断我的腿、磨我的嘴”的辛苦工作,而是企业家和企业在“煤改电”初期浇在她身上的“苦水”。“当我们更换设备时,我们的订单无法如期完成。如果你找一家铸造公司,你每公斤加工会损失两美分,银行贷款也不会按时偿还。这完全是一种损失。”一家粉丝公司的老板对马表示不愿意。
这场“拔河”持续了两个多月。最终,全镇40多家粉丝和粉丝生产企业保留了27家,全部完成了“煤改电改气”;其他技术落后、生产条件差的小作坊被取缔,人员被这27家企业分流。
后来,一些企业似乎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不如早些换设备、早些生产,而不是锯东西拖延时间!时间真的太晚了。”
听到这些企业的抱怨,马心里明白,他们在转型升级中尝到了市场的甜头。
在马集镇梨木池村天成淀粉制品有限公司,《经济先驱报》记者看到,粉丝片不断通过流水线的各道工序,最后被装进箱子里。这种生产节奏是昼夜不停的。
该公司负责人李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他们的加工车间已投资10多万元完成了“煤电”转化。“从那以后,它已经从白天生产变成了白天和晚上生产。因为订单积压很多。”
令李高兴的是,不仅是山东省的企业,全国各地的粉皮企业也纷纷停产升级,形成了较大的市场缺口,产品供不应求。
“每公斤粉丝的成本平均增加了2美分。但是产量翻了一番。今后,我要从这个过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提高温度,缩短烘烤时间,从而降低成本。”在李·卢帅看来,空的技术仍有一定的改进。
天成淀粉并不是唯一一家寻求技术和工艺之间平衡的公司。菏泽曹西安生茂木业有限公司也利用“煤改电”的契机,从德国引进了先进的生产线,实现了从木材处理加工到全部废弃物收集的自动化循环处理,并自带供热中心,不再需要燃煤或燃气锅炉,彻底解决了污染排放问题。
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并不矛盾
“截至7月20日,菏泽市已基本完成7993台小型燃煤锅炉和4313家“小散污”企业的取缔、整顿和升级改造。目前,已有4449台禁用的小型燃煤锅炉完成了“煤改气电”工程,可减少煤耗约21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5.07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63万吨,减少烟尘排放约4.64万吨这是菏泽市环保局最近移交的环境报告卡。
菏泽气质的提高也是有目共睹的。7-9月,全市pm2.5平均浓度同比提高22.2%,空气质量位居“2+26”京津冀空气污染传播通道城市前列。
“环境保护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它不是经济的制动器,而是发展经济的驱动力。我们不能再走污染和治理的老路了。我们必须换车道,走向绿色生态环境。”仅担任菏泽市环保局局长五个月的张告诉《经济导报》记者。
在他看来,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并不矛盾。被取缔的企业大多“小而散,小而脏”,规模小,纳税贡献少。“这些企业的纳税贡献率限制在全市270亿元的总税盘中。”张对说道。
事实上,对于需要升级改造的企业,菏泽市并没有关闭和拆除,而是将“小散脏”企业和小型燃煤锅炉作为企业规模的推动者,科学、准确地制定了有市场、有前景、有替代能源的企业的处置措施,迫使其推进转型升级。
“定陶区房山镇集中取缔和搬迁了103家“小规模分散污染”企业,解放了3700多亩土地。原网站集中吸引投资,引进文化创意项目、现代金融项目、电子商务项目、医疗卫生项目和休闲农业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增加20亿元,税收收入将达到1亿元,就业人数将达到2000人。”张对说道。
标题:环保治理PK经济效益 煤窑变电窑 菏泽尝到甜头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473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