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康制药:毒胶囊事件层出不穷 淀粉胶囊替代空间巨大
本篇文章899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证券报(记者戴晓禾)二康药业(300267)最近因财务失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但该公司所在的行业确实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作为中国最大、品种最全的药用辅料制造商,二康药业是世界上唯一一家成功实现淀粉胶囊产业化的公司。方正证券(601901)[股票评论]预测全球胶囊需求为1.2万亿粒,其中90%~95%为明胶胶囊。明胶胶囊易发生交联反应,重金属含量高,导致中国发生“毒胶囊”事件,明胶胶囊在国外的销量因疯牛病事件而下降。淀粉胶囊被认为是明胶胶囊的替代品,但在过去的40年里,国外公司未能成功实现工业化。
尔康制药于2013年成功实现工业化,并于2015年开始增加产量。今年5月,公司完成的“植物淀粉胶囊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本项目的主要内容是纯天然木薯淀粉植物淀粉胶囊的开发和产业化。该项目的研发历时十年,彻底解决了淀粉胶囊产业化的国际难题,先后申请了80多项国际和国内专利,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植物淀粉胶囊产业化和整个产业链布局。
自2004年底以来,作为国内药用辅料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开始研发淀粉胶囊。二康药业投入了数亿元,从实验室研究到小试、中试,再到产业化。截至2005年底,尔康药业已经克服了淀粉水溶性和成膜两大难题。
2008年,通过对淀粉胶囊的实验室研究和小规模研究,最终获得了第一个淀粉胶囊。然而,淀粉胶囊已经在国外实验室研究了数百年,并且它们仅仅停留在形成样品的阶段,因此它们不能被工业化。这也是尔康药业面临的一个难题。
到2013年,当尔康药业决定在柬埔寨投资18万吨木薯粉时,其淀粉胶囊的产业化进程已经开始放缓。由于木薯粉是变性淀粉的原料,二康制药投资这个项目,也许是基于产业链的考虑。
2014年,公司的变性淀粉、淀粉胶囊等产品开始陆续实现产业化。同时,这些产品获得了国际认可。例如,2014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将变性淀粉和淀粉胶囊提交给了dmf。经过十多年的研发,公司终于掌握了变性淀粉和淀粉胶囊的生产技术,取代明胶将是大势所趋。
目前,尔康药业正在进行“木薯种植区-木薯淀粉-变性木薯淀粉-药用变性淀粉空胶囊-食用淀粉空胶囊”的全产业链布局。
标题:尔康制药:毒胶囊事件层出不穷 淀粉胶囊替代空间巨大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23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