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新闻 > 盘点2017年航天成就:镌刻在九天之上的中国印记

盘点2017年航天成就:镌刻在九天之上的中国印记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10-02 22:30:01阅读:

本篇文章2301字,读完约6分钟

长征五号正在运往发射装置的途中(数据图片)

新华社

天舟一号在轨运行设想

Baidu.com

本版报道了天州1号(上)和“护目镜”(下)的布局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内心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的璀璨明星空,二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这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一句名言,它不仅表达了对自我道德价值的永恒追求,也表达了人们探索宇宙的自然信念。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中国宇航员将继续以无私的奋斗精神践行康德的名言,为全人类的福祉追求崇高的价值观,一次又一次地向空进发,完成一个又一个太空壮举,并在九天的时间里骄傲地镌刻中国的印记。

盘点2017年航天成就:镌刻在九天之上的中国印记

紧密合作造福世界

12月11日零时40分,位于四川省凉山大峡谷腹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长征三号乙尾部喷射出一束火焰,从发射平台升起,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消失在茫茫夜色中。根据飞行控制中心的数据,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这次飞行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8次飞行,也是中国在2017年的第16次太空发射。

盘点2017年航天成就:镌刻在九天之上的中国印记

此次发射表明,中国宇航员建造的长征运载火箭已经扩展到新的用户,其超稳定的卓越性能赢得了掌声和赞誉。对阿尔及利亚来说,这次发射意味着阿尔及利亚和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第一个合作项目取得了圆满成功。在长征火箭的支持下,阿尔及利亚迎来了自己的通信卫星时代,并将在广播电视、应急通信、远程教育、电子政务、企业通信、宽带接入和卫星导航增强服务等领域实现质的飞跃。这是阿尔及利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盘点2017年航天成就:镌刻在九天之上的中国印记

今年是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在空间领域合作的第一年,而对于中国和南美国家委内瑞拉来说,今年是两国在空间领域合作不断深化的一年。10月9日12时13分,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搭载委内瑞拉2号遥感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非常成功。

盘点2017年航天成就:镌刻在九天之上的中国印记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不仅是委内瑞拉卫星发射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合作的卫星开发商。中国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000901)与委内瑞拉密切合作,承担卫星的设计、总装和测试,并提供全色/多光谱高分辨率相机、短波/长波红外相机等载荷,实现了全色、多光谱、短光谱和长光谱组合的多光谱、宽视场、联合遥感成像能力。该卫星是中国向委内瑞拉出口的第三颗卫星,将在委内瑞拉国土资源调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和管理、作物产量估算和城市规划中发挥积极作用。

盘点2017年航天成就:镌刻在九天之上的中国印记

开拓进取,提高认识

如果说2017年中国的航天发展(000547)是一曲音乐,那么天竺一号任务的实施无疑是天籁之音的高潮。作为中国空实验室任务的最后一战,天舟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艘货运飞船。其核心任务是与天宫二号空实验室交会对接,实施推进剂在轨补充,并搭载out/きだ。这一任务的成功实施为构建天地往返系统、长期attended/きだよ 0号站和开放的国际科研平台铺平了道路。

盘点2017年航天成就:镌刻在九天之上的中国印记

4月20日19时41分35分,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和天州一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大约7天后,天州一号成功地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的首次在轨推进剂补给试验。6月15日和9月16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和天宫二号空实验室成功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在轨推进剂补给试验,进一步验证和巩固了这一关键技术的可靠性。此外,天州一号成功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的三次交会对接。9月22日18: 00左右,天州一号在完成空实验室的任务和随后的膨胀试验后,被控制脱离轨道并重返大气层。

盘点2017年航天成就:镌刻在九天之上的中国印记

中国航天今年最神秘、最困难的发射任务无疑是发射“护目镜”,即硬x光调制望远镜卫星。6月15日,“贵燕”望远镜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起号。这是一架空硬x射线望远镜,具有世界上最高的灵敏度和最好的空分辨率。它无疑将实现空硬x射线高分辨率天空测量并发现大量高能,这是一项针对宇宙起源和演化等人类认知前沿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

盘点2017年航天成就:镌刻在九天之上的中国印记

经过测试且富有弹性

今年最重要的太空发射无疑是长征五号,绰号“胖五”,再次起飞。这不仅是因为它携带的18号卫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开发的最大的卫星,重7.6吨。此外,该火箭体积大、重量轻,核心直径5米,起飞质量879吨,比长征二号F火箭高76%以上。它相当于世界主流火箭的运载能力,大大提高了中国的自主进入能力。另外,“长征五号”是中国研究规模和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运输系统项目。

盘点2017年航天成就:镌刻在九天之上的中国印记

遗憾的是,长征五号未能延续其2016年首次飞行的辉煌,其飞行在7月2日晚发射时异常,发射任务失败。这也推迟了嫦娥五号的发射任务,嫦娥五号是中国第一个进行无人月球采样和返回的航天器,原计划在今年11月进行。巧合的是,6月19日发射的长征三号乙三级运行异常,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在人们对中国之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的前途和命运深感忧虑之际,有关方面发布了好消息。在Xi卫星测控中心的密切配合下,中航工业于7月5日成功将卫星固定在赤道空的预定轨道上,各系统工作正常,在轨测试工作按计划进行。同时,长征三号乙问题也存在于三级滑行阶段姿态控制发动机滚动控制的异常推力器中,完成了技术上的归零和推证。人们不禁感叹中国的“明星”创造的太空奇迹,并钦佩中国航天工业的全部恢复力。

盘点2017年航天成就:镌刻在九天之上的中国印记

长征五号发射的失败和长征三号乙三等舱的异常工作再次清楚地表明,航空航天是公认的高风险产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的失败甚至挫折。中国航天员具有坚忍不拔、追求卓越的品质,在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磨练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解决关键问题、特别能贡献”的伟大载人航天精神。有了这种品格和精神,中国的航天事业将继续朝着建设航天强国、造福全人类的伟大目标阔步前进。

标题:盘点2017年航天成就:镌刻在九天之上的中国印记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70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