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穷县”困境待解
本篇文章762字,读完约2分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农业大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程度超乎想象。像中国大多数农业大县一样,白象县也面临着“高产县和贫困县”的困境。政府想投入精力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但由于财政困难,政府无力解决。
农业大县要实现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不仅要依靠自身的农业资源,还要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寻找农业发展的出路。第一、二、三产业的整合与发展为农业大县的发展提供了空空间和方向。一些农业大县的实践证明,农业现代化可以通过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整合,种植、养殖、生产、供销、城乡一体化的整合来实现,从而构成四个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短板。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000061),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县振兴农村的首要选择。一些农业大县引进和培育农产品初级加工和深加工企业,将部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产品,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目前,一些农业县不仅面临着资金和人才的短缺,还面临着发展空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发展。因此,有必要从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为解决农业大县“三农”问题提供更有利的政策环境。
同时,根据主体功能区的概念,生态功能区主要保护生态,农业生产县主要发展农业。但是,在主体功能区政策的实施中,仍然缺乏相应的具体补偿措施。在国家层面,要充分考虑农业县主体功能区的特点,制定差异化政策。在干部考核中,还要考虑农业大县的特点,调动当地发展农业和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此外,资源要素的分配应更加分散到基层。目前,大部分资源要素由主管部门控制,一些农业大县由于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国家项目而失去了许多发展机会。因此,我们还应该通过项目倾斜加大对农业县的支持力度,帮助农业县摆脱发展困境。
标题:“高产穷县”困境待解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16349.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