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名人故居变成了私人住宅,游客们盲目抱怨
本篇文章1236字,读完约3分钟
“为什么有一个有名人故居品牌的院子,但我们不允许参观?”最近,记者接到游客的举报,称洪深故居的墙上有两张纸,上面写着“禁止游客进入”他们感到困惑。根据记者的采访,虽然名人故居外挂有标语,但其中很多都是居民,大多数人不能随意参观。游客只能在门口合影。在这方面,旧居的居民也有困难。
我想看看故居,并遭遇尴尬
上海游客黄勇(音译)报告说,他打算去参观洪深在福山路的故居,但一进大门,他就看到大门对面的墙上贴着一张“禁止游客入内”的告示。"作为一个旅游景点,青岛名人故居不应该对游客开放吗?"黄勇莫名其妙地告诉记者,当时他在洪深故居的院子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古树,有着独特的台阶和墙壁,但当他想参观这座建筑时,却被挡在了门外。这件事让黄勇和一些朋友非常失望。
昨天下午1点,记者来到洪深故居,看到大门对面的墙上有黄勇提到的纸条。在大楼里走来走去,记者看到旧居楼上的窗户都是开着的,衣服还在阳台上晒着,但敲门后没人应门。随后,记者去了沈从文位于福山路3号的故居,那里也不对游客开放。
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这两处故居是私人住宅,居民不允许游客进入。洪深故居的楼梯拐角处没有门。近年来,因为游客太多,居民们在拐角处安装了两个铁门来阻止游客进入。
记者了解到,福山路有10处名人故居。只有康有为故居对外开放,游客可以参观。洪深故居、沈从文故居和梁实秋故居现在都是私人住宅。
游客和家庭有他们自己的观点
记者采访了故居附近的一些居民。住在福山路的市民徐女士说,这两处旧居现在基本上都是老年人。随着青岛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来参观名人故居。他们明白居民是不允许游客参观的:“毕竟,这些旧居现在是私人住宅,所以频繁的参观不可避免地会给居民带来一些干扰,而老年人更害怕噪音,所以游客应该尽量不要去参观。”相反,一些游客说他们不明白。由于外面有名人故居的标志,所以应该像康有为故居一样向游客开放,让游客更好地了解这些名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现在名人故居变成了居民住宅,建立名人故居街的初衷已经失去了。
大多数名人故居既是旅游景点又是私人住宅,因此如何使用它们非常困难。负责保护名人故居的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管理部门对此事也很尴尬。
学习其他地方保护故居
据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康有为、闻一多、梁实秋、杨振生、沈从文、洪深、老舍、赵太谋、童第洲等30多位文化名人故居,4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占该地区总建筑的62%,其中90%为住宅建筑。“随着小玉山成为国家文化街区,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和外国游客来到这里,但大多数列出的故居都是遥不可及的。”目前,只有康有为在福山支路的故居和老舍在黄县路12号的故居才能真正走进来。
据工作人员说,保护故居的想法是通过与房主协商,共同保护和利用故居。也就是说,在要求所列旧居居民开放和受到保护,然后给予政策鼓励和支持的基础上,许多问题很容易得到解决。青岛将借鉴上海、成都等城市的经验,寻找保护青岛特色文化资源的途径。
标题:青岛名人故居变成了私人住宅,游客们盲目抱怨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7536.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