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 创2015年7月来最大单月涨幅
本篇文章1298字,读完约3分钟
核心提示:8月份,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突破6.60的整数关口,升至6.59,当月累计上涨1321个基点,升值2%,为2005年7月以来最大单月涨幅,连续第四个月上涨。自2017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幅度也扩大至4.24%。
8月31日,在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收于6.5969。到目前为止,8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7月底的6.72升至6.59,高于6.60的整数关口,当月累计上涨1321个基点,升值幅度为2%,为2005年7月以来的最大单月涨幅,也是连续第四个月上涨。自201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累计升值幅度也扩大至4.24%。
8月31日,在岸市场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波动,收盘下跌42个基点,至6.5969,结束了连续三次上涨。日内波动区间为6.5934-6.6022,北京时间23:30报收于6.5889,较前一昼夜高77个基点。全天营业额为259.55亿美元。
总的来说,8月份人民币汇率迅速上升,在许多心理关口突破了6.59的水平。疲软的美元指数、企业越来越愿意结算外汇,以及机构美元多头急于平仓和止损,导致当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几乎一路上涨,并在上周显示出压倒性的飙升。当月,人民币对美元的即期汇率达到6.5801,为2016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8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6010,为自2016年6月24日以来逾14个月来的最高水平。今年8月,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已升值1.93%,这是连续第五个月出现月度升值,自2017年以来已升至5.09%。
8月份,人民币在离岸市场对美元升值2.06%,从7月底的6.72升至目前的6.59,年内增长率扩大至5.72%。
7月底和8月初,当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6.75以上时,它曾不受美元指数升值的影响,随美元升值。这一轮升值与进出口企业的行为有关。此后,随着人民币汇率一再突破关键心理关口,对贸易顺差中积累的美元实际多头头寸进入外汇结算市场的需求变得更强。与此同时,在关键技术头寸被突破后,许多利用衍生品超额购买外汇的企业被迫止损平仓。
自今年年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超过4%,其中80%是在5月底引入反周期因素后实现的。在8月11日发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中,央行开了一个专栏详细解释了反周期因素,并首次详细披露了计算方法。
据央行称,反周期因素计算中涉及的所有数据要么取自市场公开信息,要么由报价银行自己决定,不受第三方干预。总体而言,在引入反周期因素后,中盘报价机制的规律性、透明度和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根据Monita的宏观研究分析,反周期因素只有在市场贬值预期过于强烈(或市场供求过于单向集中于购买外汇)时,才会显示出有助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或至少不会过快贬值)的有效性。一旦人民币汇率相对于之前的市场供求上升,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预期将很快得到修正。此时,不添加反周期因素的丈夫公式将回归到与引入反周期因素的新公式一致。迄今为止,当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集中在市场时,逆周期因素并没有起到削弱人民币升值的作用。
新华财经客户:权威财经新闻“掌握”,扫描代码或长按二维码下载
标题:8月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 创2015年7月来最大单月涨幅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876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