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渐近煤电承压 专家:碳市场与电改联动
本篇文章1083字,读完约3分钟
全国碳市场正在逐步逼近,电力行业作为主要的碳排放者,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9月2日举行的“碳市场与电力市场对接”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全国碳市场初期不会给整个燃煤发电行业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但会给碳强度明显高于基准的落后机组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与会专家认为,电力碳市场存在电力供应不稳定等潜在风险,建议将碳市场与电力市场改革挂钩。
2011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北京、上海、广东和深圳的碳市场发展良好。这些领域都是市场条件较好和尊重市场的领域。”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张俊杰说。
在此基础上,作为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将于今年启动,电力行业无疑是一个重要课题。“电力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有双重作用,但目前空的电力减少量正在减少。”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主席王祉萱认为,燃煤发电技术改造的空空间越来越小,水电的减排效果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而核电、风电和太阳能(000591,诊断股)将越来越大。
据报道,全国碳交易市场配额分配方案的总体思路是基线法+预分配,其中电力行业根据压力、单位容量和燃料类型划分了11个基线。华北电力大学经济学与管理学教授袁家海表示,在不久的将来,全国碳市场不会给整个燃煤发电行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但对具体煤炭企业的影响将取决于它们的分组和效率水平的分布。碳强度明显高于基准的单位将会有一定的成本压力,这就是以市场化的方式降低产能。
张俊杰认为,全国碳市场目标设定需要为空预留产业发展空间,这不仅符合电力需求的实际增长,也鼓励企业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同时,碳配额的分配应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和能源分配之间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电力碳市场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首先是电力供应的不确定性。全国碳市场的启动会增加企业减排的压力,而电价控制会导致市场失灵,碳控制的成本无法通过电价转移,影响企业的供电决策,对企业减排的激励作用较弱。其次,由于区域电力贸易的存在,基于“产量”计算的电力排放系数不能代表各区域的实际用电排放系数。此外,碳市场与电力体制改革、绿色证书交易、能源使用权交易、超低排放等环境和能源政策之间存在协调问题。
王祉萱认为,电力市场改革和碳市场并不矛盾,而是相互协调的,并建议他们寻求最大的共同点。同时,要考虑电力市场碳市场机制的要求,正确处理强制手段和市场手段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争分夺秒”和各种政策手段,千方百计降低交易成本,坚持优化资源配置和大规模碳交易。此外,碳市场的相关处罚应与电力市场挂钩。
标题:碳市场渐近煤电承压 专家:碳市场与电改联动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8817.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