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人才政策很有吸引力。著名学校的博士生来青岛求职
本篇文章1829字,读完约5分钟
青岛的人才政策很有吸引力。三百名著名医生想要扎根
来自中国37所著名学校的248名医生聚集在青岛求职,该市为此设立了1119个高级职位。记者昨天从市人民社会保障局了解到,“2014青岛百大名医游”在人才市场举行,81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参加了人才招聘会。在了解了青岛的各种优惠政策后,许多医生表示愿意在青岛工作。统计显示,共有309人提交了简历。记者发现,医生有很强的科研意愿,他们大多倾向于在大学和科研机构工作,只有少数企业受到医生的关注。
著名学校的博士生来青岛求职
“我的本科学位是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我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希望回到我的母校。”昨天上午,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展台前,清华大学的一名女博士志愿成为校友。在现场负责招聘的人看了她的简历,问她关于她的研究方向,在她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是否有任何文章以第一系列的名义发表。“我交流的时候有点紧张。当我谈到这篇论文时,我也很焦虑,因为有两篇论文是由第一个系列署名的,正在审阅中。明年博士毕业前出版应该不会太难。”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的这位女博士告诉记者,她的家乡在济宁,她希望在山东工作。她希望在母校工作。
一千多个高级职位正在等待医生
今年,我市开展了一系列“百所大学数千名博士来青岛”活动,邀请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了解、热爱和选择青岛的机会,引进一批符合青岛产业发展方向的创业创新人才。该活动始于2014年5月,预计将于11月结束。
在昨天的“2014青岛百所大学数千名博士之旅”中,我市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Xi交通大学和山东大学等37所重点大学的248名博士,40多名大学领导齐聚青岛。青岛入选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双星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加工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青岛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1119名高层次人才和34个合作项目,主要涉及海洋经济、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软件开发和建筑
大学里的研究所是最受欢迎的
记者在昨天的集中活动中看到,许多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医生大多被摊位包围,有的甚至排起了二三十人的长队,而在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摊位前,却非常冷清。从收到简历的情况来看,科研机构至少可以收到近20份博士简历,甚至可以达到近100份,而企业收到的博士简历超过10或20份,但数量很少。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招聘专业的类型和数量上,还与科研平台、机构设置和医生的求职理念密切相关。
在实地活动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提供了最多的工作岗位,招聘了150名博士生教师,其次是青岛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工艺研究所,分别招聘了90名博士生教师和80名科研人员。“我想去大学或研究所。我觉得这样的平台比较大,很容易申请各种基金项目。我的兄弟姐妹也在寻找这样的工作。”北京大学的一名博士生说,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他希望将来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他已经习惯了大学和研究所的氛围和工作方法。一位企业招聘负责人表示,除了科研平台和在博士领域找工作的想法这两个主要原因之外,机构设置也是医生倾向于去大学和机构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企业招聘的医生往往局限于某个专业,而大学和研究所覆盖的专业很多,这也是简历申请人数差距大的原因之一。
青岛的人才政策很有吸引力
来青岛的师生对以“人才特区”、落户补贴、住房补贴、人才公寓、创业中心和人才奖励为主体的综合配套政策体系、良好的人才战略和发展环境非常感兴趣。青岛宜人的气候、宜居的环境、优越的政策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吸引了众多博士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共有309名医生提交了这一集中活动的简历,164人(次)达成了初步就业和项目协议。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李海云博士和浙江大学的布·文健博士与即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正式的项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十字花科蔬菜根部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创新项目上进行合作。
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青岛主动“走出去”吸引国内外人才,先后赴京、沪、广、武、宁、Xi、成都、沈阳、哈尔滨等22个省外重点城市开展人才引进活动。以大规模推广、综合招聘、行业特色、群体参与等形式,面向我市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开展硕士研究生校园招聘,共公布就业需求13258个,青年就业创业意向达到28400人,与全国124所重点大学达成高层次人才供需长期合作协议。
标题:青岛的人才政策很有吸引力。著名学校的博士生来青岛求职
地址:http://www.qdpdly.cn/qdjy/451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