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凭工厂”经常选择学校来保持警惕
本篇文章937字,读完约2分钟
原名:“文凭工厂”福吉人
“中国信息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上海同济医科大学”和“广东科技管理大学”等看似“高而又高”的大学,虽然与普通大学相似,但都是假大学。上海大学网近日发布了《中国第三批虚假大学预警名单(2014)》,名单上有60所“李鬼大学”,主要集中在大学较多的城市,涉及中国19个省市。(法律日报,7月14日)
今年,高考录取之战如火如荼,嗅觉敏锐的“招生骗子”也在这场战斗中。“候选人不受地域和分数的限制,他们都有机会去XX著名大学。”几乎所有的“文凭工厂”都“靠近著名的学校”,以迷惑人们。
为什么“文凭工厂”受欢迎?首先,政府监管薄弱。100多家“文凭工厂”已经分三批在网上曝光。其中,许多“文凭作坊”已经存在多年,有些“文凭作坊”已经被“取缔”无数次,但它们总能“复活”每个“招生季节”。
其次,无处不在的“潜规则”让许多人坚信“馅饼会掉在天上”。尽管“文凭工厂”的伎俩并不高明,甚至漏洞百出,但从一些已被证实的高校腐败案件来看,成绩在10或20分之间的学生被重点大学录取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他们冒充并进入大学的情况也不少见。所有这些招生中的“腐败行为”都清楚地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只要你愿意“流血”,只要你愿意花钱,你就不会得到足够的钱。
第三,普通高校“不作为”或与“文凭工厂”勾结。一些“文凭工厂”克隆大学官方网站的原因是双方“达成了默契”或“只做不说”。事实上,许多“文凭工厂”学校租用普通高校的校舍或旧校园和教室,甚至办公场所可能位于普通高校或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家庭,这只是“同地办公”。
虽然它是一个“文凭工厂”,但有“豪华包装”和“精确营销”,受骗的人自然是无穷无尽的。“招生欺诈”每年都会上演,“文凭工厂”总是成功的。在“招生季节”,政府不仅要颁布禁令,还要禁止大学以联合办学的名义非法招生。阻止“文凭工厂”欺骗人们的关键是建立一个预防性的屏障。
“天上没有馅饼”,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考生和家长应该睁大眼睛,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高人一等”和“真人”,也不要总是认为“好事”会落在自己头上。教育行政部门也应采取制度化措施,遏制假冒大学的泛滥和猖獗现象,铲除“文凭工厂”的土壤,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为高考招生提供有序的环境和秩序。
标题:“文凭工厂”经常选择学校来保持警惕
地址:http://www.qdpdly.cn/qdjy/5215.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青岛黄岛安子区培建学校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