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需要对闲置的校园体育设施进行体制改革
本篇文章751字,读完约2分钟
校园体育设施闲置需要从制度上解决
世界杯激发了人们踢足球的热情。一个14岁的男孩想踢足球,但是去了很多学校找了一个地方踢足球,但是他被拒绝了。根据记者的调查,近90%的学校体育场不对公众开放。一方面,人们没有运动场地来锻炼,另一方面,学校的体育设施也闲置着。在今年世界杯的暑假,学校体育场的开放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赵岩晚报,7月14日)
近年来,我国国民体质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已经连续25年下降。与日本、韩国等邻国相比,中国青少年的超重率和近视率大幅上升,但运动能力却大幅下降。从现实来看,开展全民健身和加强体育锻炼迫在眉睫。
然而,我国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尤其是篮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等需要特殊场地的体育项目。同时,投资不足是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体育设施相对完善的学校对外封闭,导致大量体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北京有635所中小学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占全系1700多所中小学的37.1%,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该国其他地区的情况类似,总体开放率尚未达到40%。
显然,为了更好地向公众开放学校体育设施,有必要系统地解决这个问题。由第三方负责管理和运营学校体育设施,解决校园体育伤害的主要责任和赔偿机制,应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事实上,这种探索在合肥和南京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合肥市将中小学体育场馆纳入民生工程,以政府主导的形式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和稳定的制度支持;南京积极探索第三方组织或体育俱乐部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利用闲置资源。如果加上完善的商业保险和事故赔偿机制,学校体育设施的开放之路将大有可为。关键是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最终在保证公共福利的基础上,通过服务外包实现“办社会公益市场”的解决方案。
标题:青岛需要对闲置的校园体育设施进行体制改革
地址:http://www.qdpdly.cn/qdjy/5218.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