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上合“国际客厅”让我找到家的感觉
本篇文章2339字,读完约6分钟
接待谈判区展示俄罗斯海关油画、塔吉克斯坦挂毯等元素和物品,是展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特色的“国际客厅”;“客厅为来青岛的外企提供便捷服务”,“看好企业在这里快速发展的机会”,这是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朋友对“国际客厅”的认可和赞誉...8月10日,记者来到位于青岛商河示范区的商河国际客厅,看到“商河风”和各种配套设施已经建成。据悉,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客厅”将成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来、来、喜欢、创业、孵化、展示交流、洽谈经贸合作的综合服务平台。基础施工在项目前期完成
进入青岛上河国际客厅上河示范区展厅,200多平米的40%大屏幕电子沙盘映入眼帘,它是展厅的亮点,是“国际客厅”的重要展示平台,承载着核心文件的展示。以3D建模为基础的上河城市模型,结合互动触摸一体机,为展馆客人提供震撼的视觉冲击和身临其境的感官体验。
记者了解到,青岛上河“国际客厅”位于长江路以南、交大大道以西的上河国际贸易大厦,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它承载着青岛上河“国际客厅”的实体平台,具有新闻发布、展品展示、商品交易、路演推广、互动交流、会议办公、综合服务等功能。目前,提前开工建设的上河示范区展厅、上河特色商品展、上河互动交流中心、上河商业协会中心、上河“法之谷”均已完成基本建设,正在优化升级。
特色商品陈列在上河特色商品展区
上河国际客厅上河特色商品展区
进入客厅一楼的上海特色商品展区,可以看到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各种特色商品。记者了解到,展览功能是主要功能,也有展示和销售功能,包括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上海成员国的7个展区,1个综合展区,1个数字展区,1个预备展区。上海合作组织每个成员国的商品展览面积约60平方米,每个国家的文化元素都融入了空.展厅精选特色工艺品、爆款产品、高品质出口导向产品等代表性特产,通过实物和大屏幕,配合各种线上线下游戏呈现,吸引各级经销商和各种进出口导向公司前来洽谈合作,推动示范区商品贸易快速发展。
在综合商品展区,将首先展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对话成员国和其他“一带一路”国家的特色商品。在预留展区,拟设立上海特色商品品尝区,让前来洽谈合作、参观的客人直接体验商品,促进贸易合作。
上河互动交流中心搭建交流平台
上河互动交流中心位于客厅二楼,在这里可以看到俄罗斯特色馆、哈萨克斯坦特色馆、吉尔吉斯斯坦特色馆、塔吉克斯坦特色馆、乌兹别克斯坦特色馆、巴基斯坦特色馆、印度特色馆等七个民族风格的展示交流区。记者发现,这些特色大厅根据各国的文化和地域特点进行了装饰和改造,打造了不同国家的特色商务、游客、交流和谈判厅空厅。
上海合作互动交流中心是上海合作组织与“一带一路”国家政府、公司、非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之间进行互访、会晤、谈判和交流的载体平台,也是整个大厦的综合服务区。
商社中心邀请远方客人
客厅三楼是上海商会中心。印度辣椒出口协会、哈萨克斯坦农副产品大宗贸易项目、俄罗斯木制品经销公司联盟等9个商业协会和平台项目已上传至此,涉及印度、俄罗斯、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计划上传67人,其中外国人16人;有55名长期工作人员,包括12名外国人。上河“法之谷”做好配套服务
上河法之谷位于客厅4楼。目前已上传至上海法务直固项目运营中心、涉外法律服务大数据平台运营中心、项目运营商青岛宇村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这里还设立了“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交流合作基地、上海示范区法律服务委员会、国际仲裁中心等四个国际法律服务机构。此外,德衡律师事务所、成金田律师事务所、闻仲律师事务所、德衡律师事务所等知名律师事务所,以及涉外法律人才孵化中心、行业赋权中心等也已上传至办公室,形成了“行业+R&D+赋权”的涉外法律服务产业链,充分服务于上河示范区的快速发展。从注册到开户只需要3个小时。
我觉得自己像一个“国际客厅”
摩尔多瓦苏沃洛夫葡萄酒厂Rozini Castle的副总裁本杰明(Benjamin)正在上河特色商品展示区展示红酒,他是企业的“代言人”,享受着“主人”的感觉。“在这里工作,政府会帮助我们找到律师、会计师、仓库保管员等。在这里做生意对我来说不是问题。”本杰明说,他们在上河示范区注册了外商独资企业青岛罗志尼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从工商登记,领证到银行开户,只用了三个小时,高效率让他惊叹不已。
“政府雇员为我们提供了便利的人才公寓、餐饮和旅行,帮助建立了一个产品展示区,并连接了在线和离线客户。在这里,我们还处理了客户接待的问题。”本杰明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欧洲各种公司都面临着停产、产品销售困难等问题,但他们的葡萄酒产品销量不是下降而是上升。“我们的红酒正在打开中国市场。“国际客厅”的员工经常帮助我们现场带货,寻找合作。现在我们的红酒卖得很好。”本杰明说,“国际客厅”为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公司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和友好的帮助,让他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有一种在家乡工作的感觉
“我在中铁阿拉木图办事处工作了很长时间,商河示范区的建立点燃了我在中国创业的激情。上河的‘国际客厅’的建造给我的感觉就是在老家打工。”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商程告诉记者,青岛鲍曼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是在欧亚贸易港注册的第一家外资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美元,主要从事宝石、有色金属、矿产品、木材等产品在和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的进口贸易。“听从业者说,以前是滩涂,现在看到的是交通便利,项目遍地,政策优惠的地方。发展速度之快,实在令人惊叹。”程表示,上河管委会为项目配备了专门的服务团队,上河“国际客厅”为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创业服务环境,这让他对这里的机遇充满乐观,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本杰明期待企业的红酒打开中国市场
记者杨博文实习生毕欣怡
青岛信息网金融频道陈小汉
标题:[本地]上合“国际客厅”让我找到家的感觉
地址:http://www.qdpdly.cn/qdxw/20699.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