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青岛新闻信息网”,我们每天实时更新播放与青岛相关的重要新闻、城市公益宣传标语和天气预报以及经济信息、生活资讯等资讯,是世界了解青岛、青岛走进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

主页 > 青岛教育 > 花23天时间骑行2400多公里,三名大学生在炎热中骑行到厦门

花23天时间骑行2400多公里,三名大学生在炎热中骑行到厦门

来源:青岛新闻网作者:秦道更新时间:2020-07-25 02:24:02阅读:

本篇文章1290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夏天,高温无疑是关键词之一。许多人选择带着空钥匙在家休息,但青岛的三名大学生并没有闲着。他们骑自行车从青岛到厦门,在23天内完成了2400多公里。旅途中的高温总是伴随着他们,他们甚至在浙江遇到了45℃的高温。尽管如此,他们没有停止。对他们来说,一路上的各种费用数额不小,所以他们专门找赞助商,一路骑行,一路“赚钱”。

花23天时间骑行2400多公里,三名大学生在炎热中骑行到厦门

“我刚于8月13日到家。我回来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今天早上我一直睡到11点。”8月16日,当记者联系邵明达时,他刚刚结束了20多天的行程回到家中。邵明达是青岛科技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7月19日,他从青岛出发,与大二校友、高中同学连一起,用了23天的时间一路骑到了厦门。8月10日,他们成功完成了这次富有挑战性的旅行,并于8月13日安全回家。

花23天时间骑行2400多公里,三名大学生在炎热中骑行到厦门

“从去年冬天开始,我就想去厦门。我一直认为厦门是个好地方。厦门在南方,它的风景与青岛不同。”邵明达说道。他告诉记者,他以前和同学一起骑自行车去过甘肃和云南,有过很多骑自行车的经历。邵明达说,在23天的旅程中,他走了2400多公里。平均来说,他们一天骑7到8个小时,有时一天可以骑160公里。中午通常很热,所以他们会停下来在路边或公园的长椅上休息,有时会在桥下或随便一块地上吃东西。他的经验太老了,以至于另外两个人第一次骑得那么远,所以他们已经失去了一些经验。据了解,连岳红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并一直在省钱。他还用1500元买了一辆新的山地车。

花23天时间骑行2400多公里,三名大学生在炎热中骑行到厦门

高温是这次旅行的一大挑战。据连说,我通常感觉到的最高温度是38摄氏度或39摄氏度。当我经过浙江义乌时,我感受到了45摄氏度的高温。“在路上,我们看到的最善良的人是卖酒、卖水和卖西瓜的人。阿姨,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亲戚。”邵明达提到炎热的天气时幽默地说。他告诉记者,“虽然我有心理准备,但我没想到天气会这么热。”

花23天时间骑行2400多公里,三名大学生在炎热中骑行到厦门

连岳红说,他在浙江的时候,和朋友们一口气喝了五罐王老吉、两罐红牛、一瓶雪碧和两瓶矿泉水。他说多亏了这些饮料和水,他们才得以继续下去。他们一路上没有中暑,可能是因为他们一直在补水。记者注意到邵明达在仁人州多次说过这句话。“没有可乐,我早就死了。”邵明达说,当时,“一瓶冰红茶或可乐是一个很大的鼓励。”"我手中的西瓜被太阳加热了."

花23天时间骑行2400多公里,三名大学生在炎热中骑行到厦门

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旅行从设备到住宿都是一笔很大的开支。邵明达告诉记者,为了准备骑马,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买了一个能容纳三个人的新帐篷,还准备了一些设备和药品,这些东西一路上都很贵。“这次旅行每个人都花了很多钱,每个人大约花了两三千美元。”丽安·岳红说。

花23天时间骑行2400多公里,三名大学生在炎热中骑行到厦门

然而,对他们来说,这次旅行获得的不仅仅是经验,因为在他们出发之前,他们的活动也有了赞助人。"这次我们还谈到了与户外媒体广告公司的赞助."据连介绍,每次去一个城市,他们都会拍几张公司的宣传照,每张5元。他们可以通过帮助户外广告公司在其他城市拍照和收集户外广告材料来赚钱。他们需要在公司指定的10个城市寻找各种符合标准的户外广告形式,并为每个近距离拍摄两张照片。现在旅行刚刚结束,所以没有收到赞助费。估计这次我能挣1500元。"虽然不多,但吃的时候加一条鸡腿."他笑着说。

标题:花23天时间骑行2400多公里,三名大学生在炎热中骑行到厦门

地址:http://www.qdpdly.cn/qdjy/7720.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

青岛新闻网浏览榜

青岛新闻网介绍

青岛新闻信息网于1998年7月份创刊,具有访问量高、技术力量雄厚、访问快捷、安全性高、原创内容多、应用创新多等优势,以“权威、准确、实用”的特色,主要为网民提供青岛新闻、社区、房产、汽车、旅游、健康、婚嫁、电子商务、无线增值等实用青岛新闻,是海外读者、媒体和商业网站转载、获取、了解青岛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青岛市各类外语宣传信息的集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