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地铁离海底隧道只有几百米远,海底勘测正在进行中
本篇文章5262字,读完约13分钟
“从这座看起来像海对岸了望塔的建筑往下看,你可以看到青岛也有同样的建筑。这两座建筑之间的海床就是胶州湾海底隧道。”13日,记者来到黄岛后茶湾港参观地铁1号线海底隧道时,项目经理王辉表示,海底隧道与胶州湾海底隧道平行,位于胶州湾海底隧道东侧。目前,隧道正在进行海底勘测。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除了这条通往地铁的海底隧道之外,另一条海底隧道将建在这座海岛城市,专门用于运行大型卡车,但位置不在这里。
事实上,勘测平台是一艘勘测船,他们必须完成许多任务,例如从海底钻探和取样,但只能向下钻探至少50米。对此,工头张金标说,他们最害怕的是水流的速度,这样平台就不能在水面上移动。“想想看,如果你想在海床上钻孔,你必须要求平台和海床保持相对静止。”
跨海地铁的现状
两栋大楼,勾掉了地铁隧道的方向
10月13日,在黄岛区的后茶湾港口,渔民们不停地把刚从渔船笼子里抓来的新鲜海产品卸到岸上。当被问及海底隧道时,一位渔民非常肯定地向一个海域挥手。“就在下面。”10月13日,天气非常好,海面上没有多少雾。从后茶湾可以清楚地看到团岛的建筑。然而,这位渔民并不知道在他的左右两边还会多建两条海底隧道,一条是地铁隧道,另一条是大型卡车隧道。
“那边有一座和瞭望塔建筑相似的建筑,是蓝色和白色的。青岛的海滩上也有类似的建筑。在这两座建筑之间是胶州湾海底隧道。”面对胶州湾海底隧道的位置,王辉表示,这两栋建筑是海底隧道的通风口。“我们目前正在调查位于胶州湾海底隧道东侧的地铁1号线跨海隧道项目。它通常是平行建设的,地铁隧道距离胶州湾海底隧道大约几百米。”
王辉说,从8月份开始,他们已经开始了初步调查工作。“调查是一项细致的工作。我们必须找到海床的地址和每个岩层的情况。工作量非常大。因此,仍然无法预测调查结束的具体时间。”
虽然调查已经在进行中,但王辉表示,目前阶段仍处于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讨论具体工程问题还为时过早。
还将建造一条能行驶大型卡车的海底隧道
据报道,除了地铁海底隧道之外,这座岛国城市还将专门为大型卡车修建一条海底隧道,这也被称为第二条海底隧道。据了解,第二条海底隧道的初步路线位于胶州湾隧道和胶州湾大桥之间。13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第二条海底隧道的初步调查已经完成。当记者致电国鑫集团相关部门进行采访时,被告知目前不方便透露相关信息。不过,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自去年以来,该市已开始第二条海底隧道的初步论证和规划。在示范中,专家认为第二条海底隧道应建在胶州湾隧道和胶州湾大桥之间,离第一条海底隧道足够远。具体选择时,仍需选择离海底最短或更短的直线距离,并在陆地上连接城市的主要道路。由于第一条过海隧道只能坐公交车,一些专家说第二条过海隧道比第一条更宽,可以坐一些卡车。
至于为什么第二条海底隧道在胶州湾海底隧道和胶州湾大桥之间,一些专家告诉记者,第二条海底隧道应该考虑各方的需求。“如果它和胶州湾隧道并置,就没有必要再建了。毕竟,胶州湾隧道目前的通行能力可以满足需求。目前的需求是青岛港连接黄岛的需求。随着董家口港的建设,能够运行大型卡车的海底隧道变得非常重要
由于第二条海底隧道的很多信息不便透露,地铁一号线隧道非常引人注目。据了解,青岛地铁1号线跨海段目前有两种设计方案,分别为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
「建议的方案是跨海段的短线位置方案,而比较方案与此方案不同。虽然两个方案之间的平行距离只有200米,但有必要充分钻取岩心并进行实验。经过比较,确定最终方案。”王辉表示,目前水下钻井工程属于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确定线路位置是现阶段勘测的主要目的。
关于两条直线的区别,王辉表示,推荐方案和对比方案的直线基本平行,都在海底以下30米,直线之间的距离为200米。两条地铁线路基本平行于斜坡下的海底隧道。
勘测船正在工作
解释:三次调查以了解海底地质
据了解,推荐方案靠近胶州湾隧道,跨海长度约3.45公里,备选方案远离胶州湾隧道,跨海长度约4.2公里。
当记者问及为什么两者相差0.75公里时,王辉解释说,推荐方案基本上是从团岛直接降落,而比较方案必须经过团岛湾才能到达陆地站。“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中黄青两端的河口位于黄岛的团岛和后茶湾”。
从后茶湾码头,你可以远远地看到调查船。调查船在做什么工作?王辉说,这次调查主要分为钻探、地球物理勘探和水文实验。“我们目前正在做这三方面的工作,我们还通过这三项任务了解海底的地质条件。”
“钻探很容易理解,即钻入地下,通过取出的岩心观察地质成分,并科学地推断整个区域的地质成分,以便于施工。”王辉解释说,所谓的地球物理勘探就是物理勘探,“主要是通过波速的差异,进行地质软硬测量,确定各岩层的界面和岩层组织。”
关于水文试验,王辉表示,各岩层的渗透系数通过水压试验和抽水试验进行测试。“事实上,即使是坚硬的岩石也会有渗透系数,就像现在的海底隧道一样,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渗水。因此,海底隧道将有一个排水系统。”
“当然,我们做这项工作不仅是为了研究建设的可行性,也是为了确定两条备选路线中哪一条更适合修建地铁隧道。”王辉解释道。
到目前为止,已经取走了70箱岩心
在征得相关部门同意后,记者登上了勘探平台。虽然这是一个平台,但事实上,它是一艘船,上面有一个钻井平台。除了机器的轰鸣声,平台上还有成箱的岩芯,当然,还有各种类型的套管,它们是钻探岩芯的工具。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取得了70箱核心,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和判断这些核心。”常驻工程师刘晓明说,他们的平均钻井速度是每小时1米。“每个洞都需要钻50米,这意味着至少需要50个小时。当然,我们必须在保证水路安全的条件下。因此,钻孔完成后,我们必须及时向海事局报告,并与海事局商定下一个钻孔点的位置和继续钻孔的时间。”
在现场,记者看到了一个钻孔的过程和五箱岩心被拿走。第一个盒子的核心是深绿色,刘晓明的记录是:“强风化辉绿岩。青灰色、冷绿色,具有亮绿色结构和脉状结构。风化岩体为硬塑、硬粘性土,混有少量5.0米以下的中风化残块,可沿裂缝用手破碎。岩体极其柔软,可以通过干式钻孔进行钻孔。表层是10厘米的正长岩砾石土。”
另一个核心,刘晓明记录道:“微风化辉绿岩。蓝灰色、绿绿色结构、脉状结构、发育良好的裂缝、平坦的裂缝表面,大多充满应时脉,以及岩石块的脆性锤击声
对此,刘晓明表示,他必须为每一个钻探的岩心创造这样的记录。“通过这些,我们还可以判断这里的地质。以现状为例,0-5m的岩层为强风化岩层。然后,它是中度风化和轻度风化,也就是说,它离海越近,它就越严重,在15米以下,它基本上是一块坚硬的岩石。”
对于这样的岩石条件,刘晓明承认这最适合修建隧道。"这种地质情况是最困难的,如果隧道被挖掘出来,相对来说是安全的."
一盒核放在那里,看起来很容易拿出来。然而,钻井队长彭广威深受感动。“我已经做了10多年了,我每天都呆在钻井平台旁边。”他说他每天会在这个工作台上站八个小时。据了解,彭广威不仅需要在这个工作台上采集岩心,还需要进行抽水、压水、测试波速等实验。
当谈到你是否可以休息时,彭广威很快地说了几句,“不,不。”钻井的平均速度是1小时1米,而钻50米需要50多个小时。这要求我们在50小时内不要移动船只,而且我们必须用一只眼睛向下钻。如果有轻微的偏差,我们无法垂直向下钻取。”彭广威说,正是这一要求让他们与时间赛跑。“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天气。一旦天气变了,水流不稳定,工作平台也不稳定,我们就不能工作了,以前的工作将会重复。操作。”
彭广威说,为了确保每组岩心的顺利提取,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们应该一天24小时工作。"我们也实行三班制,每个人每天工作八小时."当被问及是否存在中途放弃的情况时,彭广威直言不讳地说,“当然,钻头经常磨损,套管有时会弯曲,因为水流会导致船只移动。”
据了解,地铁1号线跨海段的深度约为海底以下30米,离海岸越近,地势越高,因此海上测点钻孔深度从50米到60米不等。“调查海域位于胶州湾口。水流大,流速快,覆盖层厚度小,流向不确定,给测量带来困难。”刘晓明解释道。
在这个工作平台上,有一个特别的人也参与了胶州湾隧道的调查。他叫张金标,是这里的领班。
说到这里的调查,张金标有他自己的感受。“在我工作的所有项目中,难度最大,主要是因为这里的海床太平坦,基本上是岩石。此外,这是水道,我们必须随时报告我们的位置,以避免海上事故。”
张金标说,为了使平台能够稳定地钻取岩心,平台和海床必须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这样岩心就可以垂直取用。“然而,平台本身就在船上,保持船不动的唯一方法是放下锚。当然,船仍然与海水的流速有关。如果流速很大,必须放置更多的锚来保持船只和海床相对静止。”“据说一艘和我们同级的船只需要一个重1.5吨的锚。然而,我们不能这样做。目前,我们已经从六个方向登陆锚链。”张金标说,所谓的锚链就是把几个锚连在一起,这也是为了从六个方向稳定船体。"同样级别的船只需要1.5吨锚,而这艘船至少需要13吨锚。"
他们的生活:每20天出去一次
从外面看,它似乎是一个海上工作平台,但实际上,它也是一个小世界,一个由28个人组成的小世界。通常,他们每天工作8小时,休息时间是睡觉、吃饭和玩耍。他们自己做饭。虽然离海岸只有2公里左右,但他们不能每天坐船上岸吃饭。睡觉,每个人都有一张像火车上的硬卧一样的小床。至于娱乐,这意味着几个人挤在一起看12英寸的电视或下棋。如果你能在20天内出去一次,即使你有假期,七八个男人经常一起去购物。
这里的工人程加峰说,他已经在这里呆了两个多月了。“日常生活很简单。上班需要8个小时。然后,换上你的脏衣服,吃饭或休息。”程加峰说得很简单。当被问及如何休息时,他说它在睡觉。
在程加峰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他的“宿舍”。宿舍实际上是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面住着四个人。如果你想描述它,它就像火车上的一个卧铺,但是火车上的硬卧有一个上铺和一个下铺,而在这里,只有一个上铺和一个下铺。“没办法,毕竟是在船上。当然,这个地方很贵。如果你能多活一个人,你就会多活一个人。”程加峰说,事实上,住的地方大小并不重要。"不管怎样,这是一个睡觉的地方,你可以睡觉."
至于吃饭,程加峰说他们有厨师定期上岸购买原材料。
除了吃饭和睡觉,程加峰说他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是在船长的“单人间”看电视。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船长室。队长是勒·梁博,一个40多岁的男人。当记者到达时,他正躺在床上看电视。当他谈到单人房间时,勒梁博也笑了。因为,这个房间大约有3平方米大,一张可以直接睡觉的小床,然后是门,但是在角落里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上面正在播放电视剧。
“他们接收卫星信号,可以看电视,所以有时他们愿意来我这里看电视。”勒梁博说,除了他之外,工头张金标还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他们愿意去那里看电视。
谈到他的工作,勒·梁博说他正在航行。“如果我不开船,我就不用去上班了。不过,不到两个小时我就要起床值班了。”
对这28个人来说,他们最期待的是上岸。“我们可以每20天上岸一次。当然,我们轮流上岸。”程加峰说,当他们上岸时,这就像一个假期。最重要的是买东西和放松。
“我们的船长长40米,宽12米。在这么大的地方呆这么久总是很烦人,所以我们也愿意出去走走。”程加峰说他们更经常去青岛。“我们愿意通过胶州湾隧道去台东,而且经常七八个人一起去。每次经过胶州湾隧道,我都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相关新闻
青岛地铁4号线工程将投资181亿元人民币,并于明年开工建设
关于地铁4号线的消息,环评已于今年年中公布。根据规划,地铁4号线跨越市南、市北、崂山三个区,从人民大会堂站开始,至沙子口站止(保留长期延伸至大河洞的条件)。10月13日,记者从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该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181亿元,工程勘察建设正式启动。
记者了解到,青岛地铁4号线的勘测工程造价为3600万元,并开始对一条长约26公里的线路进行勘测。根据规划,青岛地铁4号线工程线路从人民大会堂出发,经过太平路、江苏路、热河路、辽宁路、华阳路、内蒙古路、鞍山路、辽阳西路、辽阳东路、崂山科技城(规划长沙路)、李寨路(S296)、丽莎路(S214),到达沙子口站(远期延伸至大河洞的条件保留),线路长约26.3公里,均为地下线路。总共有21个车站,包括10个中转站。线路东端崂山区有一个车辆段和一个综合基地。本项目建设期为2014年至2018年,总建设期为5年。
据报道,青岛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地铁2号线已经开工建设,地铁1号线也已经提上日程。未来几年将是青岛地铁建设的高峰期。近期,青岛地铁4号线将分为两段进行勘测,其中第一段为人民大会堂站-劲松齐鲁站(不含劲松齐鲁站),投资约2000万元,建设规模13.7公里;第二段为劲松齐鲁站-沙子口站,包括嵩山车辆段,投资约1600万元,建设规模12.3公里
标题:跨海地铁离海底隧道只有几百米远,海底勘测正在进行中
地址:http://www.qdpdly.cn/qdjt/6942.html
免责声明:青岛新闻网是一家综合的新闻资讯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青岛新闻网将予以删除。